一、举办背景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力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基于此,传媒学院将开展“边疆舆情与国际传播”学科建设学术工作坊,采取学术讲座和学术论坛的形式,提升云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国际舆情研究素养和国际传播研究视野,发挥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传播优势,增强云南师范大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二、举办时间
学术讲座:2021年6月20日至30日
学术论坛:2021年 7月02日至05日
三、举办地点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汇文2号楼105室
四、主办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五、学术讲座主讲教师
杜 娟 (加拿大皇家大学文化与传播系终身副教授)
毛荣富(中国台湾慈济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六、论坛学者
媒介人类学学术论坛邀请学者
七、召集人
陆双梅,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
王男,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王琳,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范映雄,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八、学员要求
1.云南师范大学国际传播方向青年教师及相关学科教师。
2.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3.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及相关学科的本科生。
4.云南师范大学相关专业的青年教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
说明:考虑到授课的专业背景和学习效果,学员录取将主要以传媒学院青年教师和学生为主,对云南师范大学其它学院青年教师和学生开放的名额有限,望谅解。
九、学习要求
培训学员撰写并提交学术研究计划,经传媒学院“边疆舆情与国际传播”团队专家考核,为考核合格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十、学员遴选
学术公告发出后,采取在线报名的形式,再由传媒学院学术委员会根据报名情况遴选,再公布入选名单。
十一、培训方式与考核方式
培训方式:通过学术讲座和学术论坛的方式展开。
考核方式:培训学员撰写并提交学术研究计划,经传媒学院学术委员会专家考核,为考核合格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十二、报名时间
2021年6月12日起至2021年6月16日截止,6月17日进行名单公示。
十三、报名方式
请于2021年6月16日之前将附件1学术工作坊报名表发送至邮箱meijierenleixue@163.com。
附件一点击下方链接获取:https://www.kdocs.cn/l/chE5MG0jozWi?f=201
十四、学术工作坊内容
专题一:传播社会学理论系列讲座(系列学术讲座)
传播社会学理论工作坊,由中国台湾慈济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毛荣富老师讲授,讲座导言:传播是一种社会现象,并且是弥散在从自我到社会各个层面的现象。作为一门学科体制的传播学,其「史前史」是在政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控制论等多学科的背景下形成,加上传播的技术维度变化迅速,这也造就了传播学可以(也必须)与其他学科对话的空间。这场讲座并不着重各种社会理论流派对传播现象的探讨,而是以社会理论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如结构与能动性、媒介化互动、时空压缩等)为引子探讨传播现象,并从其中引出更多可以尝试探讨的开放性问题。它不是介绍既定的答案,而是问题的提出和延伸。
授课教师:毛荣富(中国台湾慈济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授课形式:讲座授课
授课时间:2021年6月20日、22日、24日、26日、28日,每天晚上6:00-9:00,共5场讲座。
讲座内容:出入传播现象:从社会理论的观点看
第一讲:从传播模型谈起──一个社会学式的考察
本讲从社会理论的角度探讨Shannon & Weaver提出的传播模型。这个模型涉及讯息制作者、传播管道(媒介)、讯息接收者以及作为社会体制的传播等四大面向。我们将尝试从社会理论的几个核心概念探讨这四个面向。
第二讲:作为文化的传播──社会理论可以从Jame W. Carey那里学到什么?
《作为文化的传播》这部经典同时探讨传播、文化和技术议题,涵盖传播现象的所有面向。我们将尝试从能动性与结构这组概念探讨James W. Carey所给出的教益。
第三讲:媒介与媒介化──传播的技术条件及其社会后果
这一讲的主题受麦克卢汉(M. McLuhan)或一般所称媒介生态学(环境学)的启发,介绍传播的技术条件(也就是媒介化、媒介形式)转变对社会与心理产生的效果。
第四讲:传播受众形象的转变──一种问题史的考察
受众一直是传播本科和传播社会学的关注焦点。在这一讲当中,我们将对「受众形象」的议题进行一场问题史的考察,从大众、公众、消费者、对抗性的解码者到社交媒体时代的自我展演者,探讨这些形象变动中问题意识的转换。
第五讲:社交媒体是一种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论生活世界的结构维度
社交媒体是一种行动者自我呈现的媒介空间,还是另一种技术束缚?论者莫衷一是。本讲透过「客观(结构)诠释学」(objective hermeneutics)的观点指出,看似行动者可以摆脱现实束缚、酣畅淋漓地自我展演的社交媒体,仍旧受到社会行动的逻辑──我们称之为生活世界的结构维度──的约束。传播的技术与社会条件总是形塑着我们。
专题二:质性研究方法系列讲座(系列学术讲座)
质性研究方法系列讲座,由加拿大皇家大学文化与传播系终身副教授杜娟老师讲授,主要内容有:扎根理论的研究议题、设计方法和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编码、学术论文的撰写等,并会涉及深度访谈、焦点小组等质性研究方法的混合研究设计,实质性地提升面向南亚东南亚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方法意识和实践能力。
授课教师:Juana Du(杜娟)(加拿大皇家大学文化与传播系终身副教授)
授课形式:讲座授课。
授课时间:2021年6月22日、24日、26日、28日、30日,每天上午10:00-13:00,共5场讲座。
阅读书目:
著作
Glaser, B.G., & Strauss, A.L.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 York: Aldine
Glaser, B. G. (1978). Theoretical Sensitivity. Mill Valley, CA: Sociology Press.
Glaser, B. G. (1992). Basics of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Mill Valley, CA: Sociology Press.
Strauss, A., & Corbin, J. (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Goulding, C. (2002). Grounded Theory: A Practical Guide for Management, Business and Market Researchers. London: Sage.
期刊文章
Charmaz, K. (1996). The Search for Meaning- Grounded Theory. In. J.A. Smith., R. Hare, &L. Van Langenhove (Eds.). Rethinking Methods in Psychology, pp27-49.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Charmaz, K. (2003). Grounded theory: Obejectivist and constructivist methods. In N. K. D. Y.
S. Lincoln (Eds.). Strategies of qualitative inquiry (2nd ed), pp. 249–291. London: Sage.
Glaser., B.G. (1999). The Future of Grounded theory.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9(6): 836- 845
Locke, K. (1996). Rewriting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after 25 years?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 5: 239–245.
Martin, P. Y., & Turner, B. A. (1986). Grounded theory and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22: 141–157.
Suddaby, R. (2006). From the Editors: What Grounded Theory is No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9 (4): 633–642.
Khan, S. (2014).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Grounded The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9 (11)
Draucker, C., Martsolf, .D., Ross., R., & Rusk, .T. (2007). Theoretical Sampling and Category Development in Grounded Theory,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17(8): 1137-1148
Kelle, U. (2010) The Development of Categories: Different approaches in Grounded Theory.The Sage Handbook of Grounded Theory, Sage Publication.
Kelle, U. (2007). “Emergence” vs. “Forcing” of Empirical Data? A Crucial Problem of “Grounded Theory” Reconsidered. Historical Social Research, Supplement, 19, 133-156
Crossman, J & Noman, H. (2019) Chapter 29 The Implication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for Teaching, Learning and Practising Grounded Theory, In Bryant, A & Charmaz, K.(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Grounded. Sage Publication.
Joyce, D. & George, M.& Robert, M.(2019). Chapter 31 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 and Constructivist Grounded Theory: Aligning Transformative Research with Local Ways of Being and Knowing, In Bryant, A & Charmaz, K.(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Grounded. Sage Publication.
研究案例
Bonner, E.P., Adams, T.L.(2012).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mathematics: a grounded theory case study. J Math Teacher Educ 15, 25–38 (2012).
Caron, C. D. & Bowers, B. J. (2003). Deciding whether to continue, share, or relinquish caregiving: Caregiver views.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13(9), 1252-1271.
Cranfield, Desiree (2011)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higher education: a UK case study using grounded theory.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School of Management, Doctoral Thesis, 390pp.
Leipert, B. D., & Reutter, L. (2005). Developing resilience: How women maintain their health in northern geographically isolated settings.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15(1), 49-65.
Webster, T. & Son, J.(2014). Doing what works: A grounded theory case study of technology use by teachers of English at a Korean university, Computers an& Education, 80, 84-94
Wilson, H. S., Hutchinson, S. A., & Holzemer, W. L. (2002). Reconciling incompatibilities: A grounded theory of HIV medication adherence and symptom management.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12(10), 1309-1322.
专题三:媒介人类学学术论坛(学术论坛)
媒介人类学学术工作坊,聚焦六个问题:数字网络中个体身份的困惑、焦虑与管理;媒介与性别、年龄、族群、宗教文化、身体障碍等社会文化多样性的经验研究与理论批判;媒介与建筑样式、声音形态、视觉表达、科技生活等相关新问题;多物种媒介以及媒介化的生态叙事、环保议题与人类生存等相关讨论;后疫情时代,全球升级的追踪性大数据将如何影响文化研究及社会伦理观念;本体论、空间转向与物质性研究转向中的媒介人类学。
授课教师:媒介人类学学术论坛相关参会学者
授课形式:以圆桌论坛的形式分享具体的问题、理论和发现。
授课时间:2021年7月2日至7月5日。
联络人:唐云:17777499654;唐艺菡:15808739316;张粉:18468273714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2021.6.11